中证1000股指期货和期权上市在即 量化私募加快布局对冲产品
日期:2022-07-21 12:06:55 / 人气:330
本报记者 王宁 随着中证1000股指期货和期权上市临近,以公募和私募爲主的机构投资者摩拳擦掌积极备战。近日,多家百亿元级量化私募相关人士表示,中证1000股指期货和期权的推出一方面将进一步扩容战略容量,降低对冲本钱,另一方面有利于缓解中证500指数赛道的拥堵水平,取得愈加精准的对冲工具。 《证券日报》记者得悉,7月22日,一批跟踪中证1000指数的中证1000ETF商品将与中证1000股指期货和期权上市当日同步开售。与此同时,已有私募“闻风而动”。 鸣石投资基金经理杨堃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企业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继续停止战略迭代,依据市场需求推出中证1000对冲战略商品及混合类对冲战略商品,以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资产配置需求。 进一步扩展战略容量 往年以来,A股市场动摇加剧,这促使局部以指数加强战略爲主的百亿元级量化私募投资收益难度加大,而比照中性战略来看,则显得绝对轻松一些。据理解,目前以指数加强战略爲主的量化私募,多围绕中证500指数布局,这是基于对成份股活动性的思索,但关于中性战略来说,目前已上市的沪深300股指期货、中证500股指期货,以该战略爲主的量化私募投资布局则绝对广泛。 “中证1000股指期货和期权的推出,将爲市场参与者新增无效风险管理工具,有利于吸引投资者参与市场定价;同时,进一步提升小盘股市场的无效性,有利于小盘股的活动性,在较临时限上波动市场动摇。”明汯投资相关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据悉,目前明汯投资对冲型商品线多以沪深300股指期货或中证500股指期货做对冲,由于量化投资的持仓分散化特点,通常几百只到千余只标的不等,这使得量化买卖者股票持仓绝对更偏中小盘股票,而随着中证1000股指期货和期权的推出,又添加了无效的风险管理工具,有助于战略进一步丰厚,构成掩盖大、中、小盘股的较爲完好的风险管理体系。 在杨堃看来,关于量化市场来说,中证1000股指期货和期权将带来全新的中性商品类别,从而构成对沪深300、中证500和中证1000衍生品的对冲战略,以及跨种类对冲等多种商品方式,预期资金配置的分流效应将使得量化投资不再锚定中证500指数成份股和对应的衍生品,从而进一步扩展战略容量。此外,更多的对冲工具将使得全市场对冲本钱明显下降,有利于量化对冲商品提升活泼度。 “中证1000指数综合反映A股市场中一批小市值企业的股票价钱表现。”明汯投资相关人士引见,中证1000指数由全部A股中剔除中证800指数成份股后,规模偏小且活动性好的1000只股票组成,成份股市值中位数仅爲99亿元,均匀值爲121亿元;其中,市值在百亿元以下的数量占比超越50%,市值在200亿元以下的数量占比近90%。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7月20日,百亿元级量化私募旗下的中证1000指数加强商品,年内全体收益率仅爲-2.06%,其中,获得正收益占比爲29.17%。同时,截至7月18日,年内共发行了36只中证1000指数加强商品。 有利于降低对冲本钱 现阶段,由于中证500指数加强商品市场认知度和规模偏高,该赛道已呈现拥堵,而中证1000指数加强商品市场规模偏低,仍有波动超额收益空间,且随着中证1000股指期货和期权的上市,预期围绕中证1000指数布局的对冲商品也会不时添加,届时量化市场的商品类型也会进一步丰厚。 幻方量化相关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证1000股指期货和期权的推出将进一步丰厚对冲工具类别,衍生品买卖时机也会更多,中性战略获取的阿尔法收益也会有更精密化的对冲工具,预期量化机构会加大对中性战略商品的布局。 “企业目前已有中证1000指数加强商品,接上去还会放慢增强研发投入,继续停止战略迭代,推出中证1000对冲战略商品,以多元化对冲战略商品,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资产配置需求。”杨堃表示,中证1000指数的成份股愈加分散,次要集中在新兴行业,且市值较小,少数成份股市值小于200亿元,同时股票弹性更大、机构掩盖度低,相比于沪深300指数和中证500指数,中证1000指数有着更好的超额收益获取空间,这也是量化战略下一个发力点的次要缘由。 此外,杨堃以为,随着中证1000股指期货和期权的上市,中证500股指期货的贴水水平会有所收敛,这有利于降低中证500指数对冲战略商品的对冲本钱。“市场对量化对冲商品的选择偏好,一方面看不同股指期货之间的贴水水平差别,另一方面则取决于不同赛道之间的拥堵水平,以及超额收益程度差别。”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旧事客户端创作者,不代表腾讯网的观念和立场。
作者:天辰娱乐官网
新闻资讯 News
- 骑手和外卖平台博弈背后:算法到...12-16
- 汽车早报 | 通用中国回应“通用计...12-16
- 三天接连上新3条航线,国产大飞机...12-16
- 非银支付行业迎来“增资潮”,仍...12-16